桌面式掃描電鏡能夠提供樣品表面的高分辨率圖像,揭示納米級別的細節特征。然而,為了獲得最佳的成像效果并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正確的操作方法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介紹桌面式掃描電鏡的正確使用步驟及其注意事項,幫助您更好地利用這一儀器。

一、樣品制備與裝載
樣品固定
將樣品固定在專用的樣品臺上,確保其穩固且平整。對于易碎或形狀不規則的樣品,可以使用導電膠帶或其他固定裝置來增強穩定性。
裝載樣品臺
打開樣品倉門,小心地將裝有樣品的樣品臺放入其中。注意不要觸碰內部敏感元件,并確保樣品臺就位后關閉倉門。
二、操作步驟
抽真空
啟動真空系統,開始抽空樣品倉。根據設備的不同,此過程可能需要幾分鐘至十幾分鐘不等。等待真空度達到設定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。
設置成像參數
根據樣品特性選擇合適的加速電壓、工作距離和放大倍數。通常,對于導電性良好的樣品,可以選擇較高的加速電壓;而對于生物樣品等較為脆弱的材料,則應選擇較低的加速電壓以減少損傷。
調整聚焦與對焦
利用控制面板或計算機軟件,逐步調整聚焦和對焦旋鈕,使樣品表面清晰可見。通過實時觀察圖像變化,找到適宜成像位置。
采集圖像
當圖像達到理想效果時,點擊“拍照”按鈕保存圖像?,F代儀器通常配備有自動曝光和自動聚焦功能,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獲取高質量的圖像。
三、數據處理與分析
圖像處理
使用電鏡自帶的圖像處理軟件或第三方專業軟件,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進一步處理。常見的處理方式包括對比度調整、偽彩色添加和三維重建等,以便更直觀地展示樣品特征。
數據分析
結合實驗目的和背景知識,對圖像中的微觀結構進行定量分析。例如,測量顆粒尺寸分布、計算孔隙率或分析晶體取向等,為后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。